
“徐州的出租车司机真好!” 近段时间,多位外地游客不约而同地为徐州苏 CA71711 雷锋车队队员杨凡热情周到的服务点赞。临下车前,他们还特意与杨凡互加微信。两个月来, 20多位外地游客主动添加她为好友,这一串串数字背后,是杨凡用真诚服务书写的动人篇章。
年仅29岁的杨凡,今年初毅然告别银行工作,投身出租车行业。这份职业选择,与她的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自记事起,父亲就常带她逛车展,家中的第一辆面包车承载着她儿时的记忆。2010年,父亲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,一干就是15年,出租车不仅养活了一家人,也让杨凡对这个行业充满认同感。尽管父亲曾郑重提醒她出租车行业的艰辛,尤其是对女孩子来说更是不易,但杨凡却坚信 “世上无难事”。此前在银行工作培养出的责任与服务意识,加上对出租车行业的热爱,让她在新的岗位上绽放光彩。
登上杨凡驾驶的出租车,整洁干净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。自从业以来,她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驾驶和卫生习惯,每日清晨,她都会仔细检查车辆,并进行全面清洁,才开始一天的营运。在杨凡心中,乘客如同亲人,她希望能为每一位乘客营造家一般的温暖,让疲惫的旅人能安心小憩。面对手机叫车给老年人带来的不便,杨凡主动伸出援手,她告知老年乘客,若有出行需求,可提前一天致电预约。一次,在北区医院门口,杨凡看到一位老人焦急张望,便立即停车询问。原来老人怕打扰忙碌的儿女,独自前来就医。前往老人居住的小巷道路狭窄崎岖,杨凡小心翼翼地放慢车速,尽可能减少颠簸,抵达后还将老人搀扶至楼道,她用行动默默传递着温暖。
随着徐州旅游热度攀升,杨凡发现外地游客订单日益增多。为了让游客拥有更美好的旅行体验,她利用空闲时间,从网络上搜集徐州的文旅知识、特色美食,关注鉴宝类抖音账号,精心制作文旅攻略。面对来自不同城市的游客,她不仅会介绍宝莲寺的中国最大室内锻铜佛像、龟山汉墓的 “墓道平直之谜”、乾隆皇帝四临徐州的典故,还会对比徐州景点与游客家乡的特色,让游客感受到徐州的独特魅力。
清明假期,来自山东的一家三口向杨凡询问徐州游玩攻略。她根据游客的离徐时间、各景点距离,规划出多条最佳线路。在前往宝莲寺的途中,她一路分享徐州的历史文化故事与考古趣事,让游客对景点充满期待,也让他们对徐州的城市风貌赞不绝口。
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,当夜幕降临,万家团圆之时,杨凡依然穿梭在徐州的大街小巷。她凭借娴熟的车技、优质的服务,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,用一个个暖心举动,温暖着游客,传递着文明风尚与志愿精神,为徐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
马艳/文
姜明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