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路公交车20年华丽蜕变

发布时间:2025年3月26日

在徐州的大街小巷,绿色出行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自2022年起,公交集团大力推进车辆电动化,已完成50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的更新投放,逐步淘汰老旧柴油车和汽油车。目前,公交集团纯电动公交车占比高达92.94%。这些电动公交车不仅绿色环保,还配备了易燃挥发物检测报警系统、红外体温检测仪、360度全景倒车影像等先进设备。车内空间宽敞,座椅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,极大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。在这场绿色出行的大变革中,199路公交车的蜕变历程尤为引人注目。

199路的“前世今生”

在徐州的城市交通网络中,199路是一条连接城乡的重要线路,全程约32公里,从铜山公交首末站出发,驶向胜阳工业园,沿途设有40多个停靠站点。199路公交车不仅穿梭于繁华的和平路、解放路、北京路,也途经偏远的潘楼村、新何社区、黄桥社区和胜阳村。在交通工具匮乏的年代,它是沿线居民出行的重要依靠,承载着无数人的生活轨迹,也见证了徐州公共交通的沧桑巨变。

2004年,王石龙成为199路公交车的驾驶员,一干就是20多年。回忆起当年的199路公交车,他感慨万千:“那时的199路公交车连个名称都没有,大家都叫它‘去刁店(村名,后改为胜阳村)的车’。”处于私人运营阶段的199路,既没有统一的调度,也缺乏规范的管理。车辆主要是亚星和新乡产的,仅有一个车门,发动机设置在驾驶员右侧,巨大的发动机盖成为很多乘客争抢的“宝座”。车辆行驶在乡间道路上有些吃力,颠簸是常态,驾驶体验不佳,乘客乘坐也难受。

不久后,线路迎来了一次小“升级”,换上了81路公交车淘汰下来的柴油旧车,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线路名称——801路。尽管有了名称,但车辆状况依旧不乐观。夏天车里热,冬天车里冷,座椅硬邦邦的,长时间乘坐让人腰酸背痛。车辆行驶时,发动机轰鸣、车身震动以及不时传来的嘎吱声,让人心烦。即便如此,801路公交车依然是沿途乡村群众出行的重要依靠。王石龙精心维护着车辆,一趟又一趟,将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。

这种情况持续多年后,2011年年底,801路正式收归公有,并更名为199路,同时换上了宇通燃气公交车。这批新车不仅外观整洁大方,还配备了空调和暖气,大大改善了乘客的乘车体验。然而,由于加气站数量有限,加气难的问题逐渐凸显,制约了线路的运营效率。大约4年后,为了优化运营,199路又迎来了海格柴油车。海格柴油车同样配备了空调和暖气,座椅采用柔软的海绵材质。“海格柴油车不仅解决了加气难的问题,还提升了乘坐的舒适度。”王石龙说,这批新车开起来轻松多了,车辆行驶平稳,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。

科技带来新变化
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民对绿色出行需求的日益增长,2018年,199路再次升级,换上了亚星混动燃油车。这种车结合了传统燃油与电动技术的优势,在提升动力的同时,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与排放,车内设施也更加人性化,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。

2023年,199路公交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取消售票员,改成无人售票车。今年2月,199路完成了一次惊艳的“蜕变”,换上了创维电动公交车。这不仅是车辆的更新换代,更是城市公交朝着智能化、绿色化迈进的重要标志。王石龙说,创维电动公交车外观时尚大气,内饰宽敞明亮,车内配备了先进的智能设备,让乘客出行更便捷、更舒适。

2月26日下午,在市妇幼保健院公交站,家住三堡社区的老杨登上199路公交车。老杨在市里做生意,是该线路的老乘客,他亲眼见证了这条线路的发展变化,心里特别有感触。他说:“想想20多年前的车况,再看看现在的,咱老百姓出行的公共交通工具真是越来越好了!”车上的几位老乘客也纷纷表示:“以前觉得能通车就不错了,这20年过去了,公交车换了一茬又一茬,现在都换成电动公交车了,有空调,座椅还软,又舒适又环保,真好!”听着乘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唠嗑,王石龙也欣慰地笑了。199路公交车的发展变化,正是徐州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的生动写照。它不仅为沿线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,更成为城市文明的传播使者。从最初破旧的私营车,到现在的豪华电动公交车,199路公交车的每一次改变,都紧密贴合着城市发展的节奏。过去5年,徐州在公交车辆更新、线网优化和智能化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,全力打造“守时公交、响应式公交、精益公交、特色公交”等高品质服务体系,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、更环保的出行选择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本页